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夜阳鸟

夜阳鸟 第173节

夜阳鸟 余姗姗 1832 2024-03-13 16:37

    回程的路上,她点开搜索引擎,找到李琰的人物介绍。

    介绍写的很详细,原来李琰曾在三甲医院工作过,后来才脱离系统,出来做心理咨询师。

    李琰还上过一些访谈类节目,以心理专家的身份。

    戚晚看着节目上李琰的形象,很知性的女性,看上去很专业,很有说服力,还出过心理学的案例书。

    这时,她看到其中一段访谈里,有位嘉宾向李琰提出问题。

    嘉宾问,很多人接触心理学都是因为自身有需求,需要自救,这是一种本能发出的信号,不知道李琰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?

    李琰回答说,最初接触心理学只是因为好奇,报告专业的时候不知道选什么,也就这个专业还有点吸引力。但说到自身需求,或许有一些潜意识的暗示,因为她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孩,自小父爱缺失,心理上会有一些失重,想通过一些比较科学系统的方式来弥补。

    单亲家庭,缺失父爱,心理失重。

    戚晚脑子里徘徊着这些字,又点开网上一段李琰书里的文字摘抄。

    这段摘抄刚好是李琰缺失父爱的分析,尤其指出缺失父爱的引导,不仅会令孩子自小从心理上缺失安全感,还会令原本就内向的孩子变得更为闭塞自卑,拒绝与社会深度接触。如果是男性,在性格成长上会更偏女性化,更阴柔、敏感,如果是女性,则容易生出对男性的抵触心理,甚至是排斥、鄙视。

    戚晚反复品着这些文字,直到车子抵达自家楼下,司机提醒她,她才醒过神。

    她一路心不在焉地往家走,不禁在想,那个照片上的“张大丰”,她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讨厌,莫非就是因为这种对男性的抵触心理?

    似乎除了余钺之外,她还没有亲近过其他男性,也没想过要亲近。

    还有她的性格,会否也是因为父爱缺席导致的呢?

    父爱缺席,单亲家庭。

    她想,这或许就是她和辛念、郗晨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吧?

    不管那些梦境和一闪而过的画面是否真实发生过,不管那些影片和照片里的东西会拼接出怎样的故事,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——她们都是有性格缺陷,不完整的人。

    作者有话说:

    红包继续

    第135章

    黑夜的自赎

    如果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, 即便之前已经是深度交流过的网友关系,见到本人后也会觉得尴尬。更不要说是实打实的陌生人了。

    但如果不用见面,隔着一道屏幕, 安全感就会多很多。

    戚晚和李琰的第一次心理咨询, 就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尴尬,而且地点是在自己家里,看着熟悉的对话框, 还可以一边说一边上会儿网。

    除此之外还有浓重的好奇心, 好奇对方会如何解读自己的心态, 好奇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。

    是的,真正需求。

    有时候你未必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, 当想法只是停留在大脑里, 即便你想得已经非常清楚了,可当你说出口的那一刻,你会发现你的表达与想象有出入。

    语言或许会对你的想象有进一步的扩充, 可能在描述当中你又产生新的想法, 更深刻的见解, 你会惊叹自己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, 而且语言还可以帮思路作进一步梳理。

    戚晚这样的感受尤其强烈,她提到自己来自单亲家庭,还说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。她自小到大都有许多胡思乱想的念头,有时候想着想着, 就将想象和现实混淆,越想越真, 还以为那些事发生过。

    李琰问戚晚:“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?” 书言室shu.yanshi.ws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