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寒门天骄(科举)

寒门天骄(科举) 第159节

寒门天骄(科举) 銮音 2080 2024-03-12 15:06

    萧景曜瞥他一眼,“难不成还能任我选?让我选,我也选闵州。”

    “你可真是……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个闵州。”福王摇头晃脑,“亏我还想着,要是你乐意,我就去和父皇商议,让你去当几年漕运总督。”

    萧景曜听完都瞳孔地震。同为总督,漕运总督虽然不管各省之事,但众所周知,漕运来钱最快,大大小小的商户捧着钱袋子求漕运官员收钱,做到漕运总督这个位置,别说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那得是一年清总督,数十万雪花银。

    可见漕运油水之肥。

    福王想把这个位置给萧景曜,显然是对萧景曜十分信任。

    萧景曜则摇头道:“那边诱惑太多,臣还是去闵州更合适。”

    福王摇头叹息,“哎,我还想着你要是能当漕运总督,别人给你送的银子,你都收着,出了事都有我给你担着,咱俩五五分账就行!”

    萧景曜:“……”

    好家伙,萧景曜心里直呼好家伙,还得是福王啊,脑回路永远不让人失望。

    这一瞬间,萧景曜莫名生出一股冲动,想进宫告诉正宁帝,福王在琢磨些什么离谱的念头。

    福王却振振有词,“反正不管是谁去当这个漕运总督,都会收到无数孝敬。这笔钱,与其让旁人赚了,不如进你的口袋。好歹你还能跟我分个账呢。”

    萧景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,许久才道:“殿下缺银子花吗?”

    “瞧你这话说的,谁还会嫌银子多不成?”

    福王瞥了萧景曜一眼,东宫的待遇很是不错。但福王自觉上有老下有小的,还有一大堆闲散宗室要养,很是有些危机感,甚至一笔一笔地和萧景曜算起账来。末了,福王还摇头感叹道:“当家不易啊!”

    萧景曜:“……”

    这真的很难评。

    正宁帝不知从哪里得知了福王的离谱发言,大过年的就把福王追得抱头鼠窜,还是皇孙出面替福王求情,正宁帝才气呼呼地放过了这个不孝子。

    小皇孙有了新玩具,开开心心地带着弟弟妹妹们拼积木,还要处理一下弟弟妹妹们因为抢夺玩具而产生的纠纷。

    福王闹腾之余,也在关注小皇孙的动静。听到小皇孙有板有眼地处理好弟弟妹妹之间的纷争,让他们重归于好,福王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    正宁帝也得知了此事,脸上同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再想想福王现在还让人关照禁庭以及另外两个被官兵把守的别院,正宁帝心中更加熨帖。可见什么样的父亲养出什么样的儿子,正宁帝重情重义,养出了同样重情重义的福王,福王又养出了关爱至亲的小皇孙,爷孙三人都是宅心仁厚之人。

    至于另外几个手足相残甚至想对亲爹动手的不孝子,正宁帝下意识忽略过了。

    再联想到小皇孙上学后,门门课业都拿得出手,上书房的夫子们对他多有夸赞,正宁帝便更加开怀,心中的某个决定愈发清晰。

    同为上书房的夫子,萧景曜当然知道其他几位夫子的所思所想。大家都庆幸小皇孙不像福王,不然,光是想想福王当年的丰功伟绩,夫子们都是一阵窒息。

    有了福王这个对照组在,正宁帝问他们小皇孙的课业如何,夫子们可不就卯足了劲儿将小皇孙夸到天上去吗?

    那可是福王的儿子,不愧是陛下亲自带在身边教养出来的,身上一点福王的恶习都没有。

    过了年后,李首辅三次上奏折要求致仕,正宁帝再三挽留,终于批准,让他留在京城,若是朝中有什么大事,旁人拿不定主意,正宁帝还能派人请李首辅进宫商议。

    三辞三留什么的,这都是官场的老套路了。一般来说,为了彰显帝王爱惜人才,朝中重臣想要致仕,皇帝都会多留几回。第一次上折子请求致仕立马就被皇帝批准,那就证明皇帝看这人非常不爽,一点面子都不想给他留。

    李首辅显然不在此列。

    他在合适的时机致仕,在正宁帝和福王心中留下的都是好印象。李家儿孙没有特别争气的,只有一个小儿子考中了进士,资质也是平平,现在正在翰林院。李首辅也不为家人求官,正宁帝同萧景曜提起李首辅就赞不绝口,觉得这才是忠臣该做的事。

    萧景曜认真点头,表示自己一定向李首辅学习。 书言室shu.yanshi.ws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