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至尊嫡女:废材三小姐

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九鼎之一

    刚刚看过文状元的和氏璧,武状元又送来一个巨大的鼎。 皇上不解,武状元解释道:“此乃大禹九鼎之一。”

    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全部放在了这个鼎上面。

    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,铸造了象征王权的九鼎。尽管王朝在不断更迭,九鼎却始终从一个国王的手上传到下一个国王的手上。

    没有九鼎,就不能算是个真正的国王。然而,到了秦汉之间,九鼎却不见了踪影,由此人们怀疑九鼎到底真的存在吗?

    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,又铸九鼎。这不仅表明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是十分高超的,而且还可以看到大禹是违反了部落联盟的传统,建立了家天下的国家,因为天子九鼎,九鼎是王权的象征。

    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“问鼎”,建立政权称为“定鼎”,就是因为三代以来,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。

    根据《左传》鲁宣公三年记载,夏朝初年,令九州州牧贡铜,铸造九鼎,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,然后分别刻于鼎身。

    九鼎铸成后,陈列于宫门之外,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往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,以避凶就吉。

    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,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。九鼎一出世,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。

    其实,透过神话因素,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。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,再以九鼎象征九州,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,实现了天下一统。

    此后,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。传说夏亡之后,鼎迁于商,商亡之后,鼎迁于周,表明天命之所归。

    春秋时期,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,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,而由楚国首先发难。《史记?楚世家》记载楚庄王八年,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之戎,路经洛邑,特意摆开阵势,显示武力。

    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。楚庄王咄咄逼人,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。

    王孙满冷冷地说:“在德不在鼎!”接着又不紧下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,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,鼎虽小而犹重,反之,虽大犹轻。

    他进而指出:“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,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。”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,只好作罢。这也就是成语“问鼎中原”的来历。

    到了战国后期,周王室已是奄奄一息。据《战国策?东周策》所载,周显王时期,秦国兴兵临周,企图夺取九鼎。

    周求救于齐,迫使秦国退兵。但强秦岂肯善罢甘休,后来秦昭王终于灭掉了东周。

    据《春秋左传》记载,夏朝初年,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,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,铸造九鼎,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、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。

    以一鼎象征一州,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。

    这样,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。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、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。

    九州指冀州、衮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

    皇上大惊失色,继而开心的哈哈大笑,命了收了起了。

    此时皇后来了,她身后跟着一群人,他们抬着一个又长又大的东西,这东西上面铺着一块红布。

    皇后向皇上敬了个万福,她身后那几个人放下肩上的东西,皇后上前揭开红布,那是一个刻有清明上河图的木雕。

    这木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汴河。

    汴河是北宋时期,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,商业交通要道,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口稠密,商船云集,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,有的在看相算命,有的在饭铺进餐。

    还有“王家纸马店”,是卖扫墓祭品的,河里船只往来,首尾相接,或纤夫牵拉,或船夫摇橹,有的满载货物,逆流而上,有的靠岸停泊,正紧张地卸货。

    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,它结构精巧,形式优美。宛如飞虹,故名虹桥。

    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。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;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;有用麻绳挽住船的;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,以便船只通过。

    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。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。 书言室shu.yanshi.ws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