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中考后

第076章

重生中考后 寒小期 2749 2023-12-23 13:24

    第076章

    博雅的校长曾经在方静中考过后,为了让她能够抛弃二中,来到博雅上学,允诺了一堆的好处。当然,这些好处也是有相应条件的,不过以方静的实力,这些条件她都能完成。

    问题是,校长许诺的是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,以及假如她还要继续深造所产生的费用。

    这个承诺乍一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可你得联系实际,譬如方静的家庭情况。

    她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了,中考前夕爷爷也过世了,尽管她的确还有些亲戚在,可事实上她却是跟奶奶相依为命的。

    方静跟袁艺同龄,她的奶奶年岁却要比袁老太更大一些,又因为日子实在是太难捱了,论身子骨,那是完全不能跟袁老太相提并论的。

    早在方静爷爷过世时,她就充分的理解了,什么叫做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。因此,她比谁都更加迫切的想要赚钱,想要让奶奶过上好日子。

    听完了方静的话后,袁艺陷入了沉默之中,半晌才问道:“老师有给你什么建议吗?或者,你原本是怎么想的。”

    “我有语言天赋,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翻译。”方静迟疑了一下,“老师建议我可以考外国语学院,选一个小语种专业,说国家很缺这类人才。可我仔细想了想,我要的根本就不是前途,再说我也等不了那么久,一门全新的语言从学会到灵活运用,起码也要七八年吧?”

    “文字翻译不赚钱的,真正来钱的是即时翻译,就是随行国家团队出访国外,或者跟随企业高管出国签合同的,那种的话,几乎就是空中飞人,一个单子结束就又有另外一个单子,你会一点儿空都没有。”袁艺很认真的提醒她,“另外,小语种不是什么好选择,除非你的目标是国家机构,一般来说,最常用的还是英语,即便谈和约、签合同,国际上的惯例也是以英文为主的。”

    方静面露惊讶:“是这样吗?我还以为,咱们国家会主动适应对方。”

    “如果是友好访谈,估计会的。但假如是商业合作,不可能的。你想想,假如我使用的是极为罕见的小语种,万一以后有了纠纷,找谁说理去?还有就是,小语种的就业圈子太小了,万一要转行,会特别不容易。如果不是出自于真爱,或者本身就衣食无忧的,我真的不建议。”

    “嗯,其实我已经放弃外国语学院了,只是到现在为止,还没拿定主意。偏偏,最迟明天下午,我必须要做出决定了。”

    方静很是为难,按说以她的分数,除非顶尖院校无需考虑外,绝大多数的大学都是没有问题的。唯一麻烦的是,她高一文理分科时,因为当时的志愿还是当一个翻译,因此她选择了文科,想的是念文科把握更大一些,却忽略了有些专业根本就不录取文科生。

    万幸的是,她的高考分数足够好,选择范围仍然还是比较广的。

    袁艺再一次沉默了。

    假如今天不是方静,而是任何一个交情不深的同学,那她当然可以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。可问题就是,面对方静,她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可惜的。

   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,袁艺最后确认了一下:“你确定你只想赚钱?以最快的速度赚钱?是只想给你奶奶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,还是想赚到花不完的钱?”

    “你想多了,我只是想让我奶奶多享几天福,毕竟她这辈子过得太苦太苦了。我的要求不高的,不打算继续深造了,大学毕业后能立刻找到月入五六千的工作,最好不要太忙,让我有时间多陪陪我奶奶。”

    “那就没问题了。”袁艺从随身小包包里拿出她的备忘录,打开后,抽出夹在里面的笔,唰唰的写了一行字,然后将那一页撕下来给了方静,“学校名字和专业我都写在上面了,不过我还是建议去网络上查一下他们的情况。按说,以你的分数念这个学校可惜了,可他们家的就业率是所有院校和专业最高的。”

    踟蹰再三,袁艺还是说出了那句话:“他们……他们被业内称为最会培养优秀员工的学校。”

    是优秀的员工,而非人才。

    都说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地方,最为在意的当然是学生的智商和才能,也会考虑到学生的勤奋程度。然而,绝大多数的学校并不在意学生的情商,至少在此时,并没有几个学校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情商培训。而很神奇的是,省城里就有这么一个学校,或者说,是出了这么个老师,开设了一门专门教导学生如何当一名优秀员工的课程。

    从实际出发,先给自己来一个准确的定位,没有好高骛远,没有远大目标,只教你如何做简历,如何做自我介绍,如何突出自己的亮点,成功的从万千求职者里面突出重围,进入职场。

    而进入职场之后,并非教你实现自我价值,而是先去了解你的公司需要你做什么。

    懂了吗?你会什么,你爱好什么,你擅长什么,这一切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公司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。

    这门职场文化的课程,与其说是培养情商,不如干脆说是培养职商的。在学校里,就让你充分的体验到何为职场,教你如何在职场里如鱼得水,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新人中脱颖而出,提前度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,再通过几个抢眼的操作,早早的成为小组中的领头羊、团队里内的核心,及至向中层管理冲击。

    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

    上辈子的袁艺很喜欢去那所大学里招聘,因为他们真的很棒,压根就没有新人的迷茫无措,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,也知道该如何做,才能讨得上司的欢心,最重要的是,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极少会在短时间内跳槽,因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千挑万选、深思熟虑的结果。

    当别的毕业生,到了毕业季时,仍在犹豫着是继续深造好,还是出社会工作好时,他们却是从大一开始,就利用各个假期,走遍了各大名企。到了大四,往往早就已经确定了要去的公司,肯定不止一个,因为求职本身就是双向选择的结果,可不管怎么样,他们大学四年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。 书言室shu.yanshi.ws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