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杨大毛的一生

第45章 一家子半文盲

杨大毛的一生 清潭水 3875 2022-12-05 08:58

  这两天青麻割得慢了些, 路越跑越远。头天往上去, 一直割到了水库边,第二天往下,割到了河湾底。除了村户家的门口,村里其它地方的青麻,都被这家子洗劫一空。

  “哎,这青麻看着挺多的, 一点也不经割”。李杏儿很遗憾。

  “下一车咱们往余家村, 吴家庄那边多走走”。杨二柱也有些发愁,跑远了怕两天割不了多少。再说人家庄子里的东西随便去割也不太好。

  大毛暗自琢磨, 这生意要是想做大做强,光靠自家这四个人肯定是不行的。

  “爹,咱们在村子里收青麻吧”!

  "收?怎么个收法"?二柱不由地问大毛, 这个他还真没想过。大概是种田种惯了,不太容易跳出自产自销的思维。

  “咱们这样, 一斤一厘的收。爹你明天去县城跟姚大伯他们商量下, 看看从大后天开始后面三天能不能每天来一辆车。咱们自己割的再加上村里收的, 每天至少发一辆车出去。要是收得太多,看情况一天两辆车也行。爹,你看这样行不行“?

  “一斤一厘是不是太便宜了”?这个巨大的价格差,李杏儿听着像是那些个黑心商贩才能做出来的。

  杨二柱也有些犹豫, 多了有些肉疼,少了似乎有些过意不去。

  “爹,娘, 一厘真不少了。当初要不是小杨掌柜帮忙,咱们能找到这个路子吗?这人情要不要还?得多少钱去还都不好说。咱们雇马车费不费心?担不担风险?这一趟趟的从咱家到镇上再到县城,若想一切顺利,爹得花上多少心思力气。这些你们都算不算?我再换个说法,娘,若是咱家没找到这门路,村子里别家一厘一斤收新鲜的青麻,你觉得这价格怎么样”?

  李杏儿算了算,她那天大半天就割了120斤,一厘一斤能卖上个12文。一天割下来估计能卖上个20文,这可真不少了。

  “大毛说得对,一厘一斤的价格不少了”。李杏儿被成功洗脑。

  “大毛这法子可行。青麻眼看要发黄了。指望咱们自己是割不了多少。明个我就去和姚大哥、顾兄弟商量。等咱们村收差不多的时候还可以去别的庄子上收收,这样可不少挣”。杨二柱是越算觉得越合适,忍不住夸道,“咱们家大毛可是真聪明”。

  大毛想这大概是因为她上辈子受了些经商的熏陶。

  第二天晚上二柱回来的时候,又乐呵呵地把银钱全数给了李杏儿。李杏儿从中拿出四文,给了富贵和大毛一人两文。从昨天的十文到今天的两文,这巨大的落差让两个孩子十分失落。眼神有些幽怨。

  “爹,马车的事怎么说”?大毛试着缓和下自己的情绪。

  “都安排妥了。后天你顾叔家车来,再后面两天都是你姚大伯过来。明天咱们就开始收青麻!”。杨二柱一副兴致勃勃,跃跃欲试的样子。

  大毛家要收青麻的风声放出去之后,整个村子都轰动了。村民们没想到,这再平常不过的青麻,居然能卖钱。怪不得这二柱一家这些天疯了一样,到处去割。

  这天,杨二柱带着富贵依旧去割青麻,余李杏儿和大毛在家里收。李杏儿特意去里正家借了一杆两百斤的大称和一些纸笔。这纸笔留着做账,想得还挺周全。

  上午就陆陆续续地有几家人来。不过不多,都是些三四十斤的,估计是来探探虚实,看看大毛家是不是真的在收青麻。

  下午人越来越多,卖的青麻也越来越重。光二丫家一家就有432斤。要知道,这村里许多空地都被大毛家割了精光,这样二丫家一天还能割这么许多,实在不容易。这倒是得益于二丫娘的懒。她们家的院门口,甚至院子里都长满了青麻,平时也无人打理。一年又一年的这青麻越长越多,都快把路长实了。光是家里这两处就割了快两百斤。

  杨二柱有些不放心,下午太阳还没下山就带着富贵回来了。两人这一天也不过割了一百多斤。

  青麻一直收到天黑透。大毛家的场机上,大大小小一捆捆的青麻摆的还算整齐。

  李杏儿把记账的几张纸递给杨二柱,“你算算这拢共有多少,我得赶紧做饭去。富贵,走去给我烧火”。富贵听话地跟着去了。

  杨二柱点了煤油灯,在大桌子上仔细算起来。

  大毛伸头一块去看,“哎~呀 ,娘这是写得什么鬼画符,爹你能认得吗”?

  "有的认得有的不认得。好在后面的数我都能看清"。杨二柱皱皱头,“大毛你别打岔,我这刚刚算到哪儿都忘了”。

  大毛悻悻地闭嘴不言。

  杨二柱算了一遍又一遍,可每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。

  “爹你到底行不行啊?你前些天算山芋算青麻不都算的挺好的吗。上次多少斤多少钱算得多清楚啊,这会怎么算不好了呢”?大毛看着杨二柱这来来回回涂涂写写的有些发愁,看来村子里这两年的扫盲班是没什么大用。家里这两个大人还是半文盲的状态。

  “那才几个数,这次这么多数,算着算着我就忘了。零头又多算起来可不简单。我还是去里正家借个算盘来”。杨二柱其实没说,上次那多少斤多少钱也并不是他算的啊,是人家账房先生算盘打出来的。他不过在心中化成整数估算了下,觉得有个差不离就行了。估算,杨二柱还是很在行的。

  “哎,大晚上的还借什么算盘。您来报数我来算”。大毛自信满满地拿过笔和纸。

  杨二柱很怀疑,“大毛你行吗”?

  “放心吧爹,一准行。前些天我和文静下羊窝窝,发现我自己在算数方面好像很有些天赋”,这话说的是脸不红心不跳。

  杨二柱想起大毛之前算重量也是随口就来,想着或许自家这个女儿同她大伯一样某方面天赋异禀?

  大毛摆好姿势,像模像样地拿着毛笔,“爹,你报数吧”。

  “王。。,王。。,这也不知道你娘写的王什么,这家是一百八十九斤”,杨二柱把纸都快举到脑门上了,皱着眉头分辨。

  “爹你就报数就行了,前面咱们不管了”。

  "好,一百八十九斤,两百零二斤,一百三十六斤......",杨二柱报的起劲。

  “停,停,停。爹你等等,这毛笔一点也不好使,这才三家一张纸都快满了。你等等,我去找个好用点的笔来”,说着把毛笔一撂,抹黑去了柴房。

  杨二柱伸头去看,真的是满满当当占了一张纸,也不知道画的什么。

  “爹,把灯拿来下,这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”,大毛在柴房里喊道。

  “你要找什么?”,杨二柱举着油灯进了来。

  “小芦黍的竿子,咱家去年不是种了些小芦黍吗”

  杨二柱右手举着灯,左手在柴堆里翻了几下,找到了几根小芦黍的杆子,递给了大毛。

  两人回到堂屋,大毛拿过一根杆子,把外面硬硬地壳剥开,露出里面的瓤子来。这瓤子有些像硬海绵,吸水很好,但又不软软塌塌,用来做笔确实不错。大毛又去锅屋,拿着大菜刀,把这笔削得尖尖的。

  “好了,爹咱们重来”,这会有了点钢笔的感觉。

  “爹,总共3540斤。明天拉1900斤的话,还剩1640斤。就算明天收的少点,收个3000斤的话,到了后天也有4640斤。爹你明天去看看后天能不能来两辆车。来不了的话,后天咱们就先停一天不收”。大毛自己噼里啪啦地说着。

  杨二柱四舍五入算个大概,才跟上大毛。

  “明天我问问看,要是你顾叔家车有空那就最好”。

  第二天一早,杨二柱李杏儿和富贵把青麻往路口运,留大毛一人在家。好在整个上午都没一个来卖青麻的人。

  这天3000斤都没收到,只收了2600斤。马车倒是雇好了两辆,还是姚家和顾家。大毛算着明天两辆车拉完,就剩不了多少了。后天一辆车估计就差不多了。想着想着又想多了,这王家村附近的青麻估计过了明天就不剩多少了,后面可以去隔壁的余家村收收看。大毛想这一季要是能收个几十车不就发财了吗!

  第二天过了中午,杨二柱带着两车青麻,浩浩荡荡往县城去了。

  晚上二柱回来,神情看着却有些沮丧。

  “爹你这是怎么了?明天的马车来不了了”?大毛有些忧心。

  “哎,这倒不是。今天王管事和我说他们的青麻还有一车就够了”。

  “怎么还有一车就够了我记得当时王管事不是说有多少收多少吗?”。

  “王管事开始以为咱们拢共能拉个三车去就不错了。哪想今天一天咱们就送了两车,倒是吓了他一跳。这作坊每年其实有个一万多斤的青麻尽够了,今年还多收了些”。

  大毛这才想起这个年代的生产力,那作坊其实也不过是个大点的四合院子。除了麻线还产些织线,要用的青麻确实有限。看来自家的发财梦这是要破了啊。

  “可咱家里的青麻可不止一车啊,这多的可怎么办呢”?李杏儿很发愁。

  “大毛现在拢共还有多少青麻”?杨二柱问大毛。

  “今天又收了2100斤,加上剩下的440斤,还有2540斤。明天一车拉走估计还剩个650斤的样子”。大毛也愁。

  “咱们得和大伙说声,这青麻不收了。要不明天再有人来卖可就不好办了”,大毛皱着眉头说道。

  “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和大伙说了”,杨二柱做事比较周全。“多的青麻也只能晒干,当草烧了”。

  “六十多文买来的,太可惜了。怪不得大毛说有风险,还是种田踏实”。李杏儿十分心疼。

  富贵茫茫然地听三人说了半天,就想问一句,“咱们家的大马还买不买了”?

  作者有话要说:今天有点晚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