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杨大毛的一生

第75章 大毛曾是学霸

杨大毛的一生 清潭水 3625 2022-12-05 08:58

  大毛觉得她和富贵倒了个个, 现在轮到她每日起早上学去。不过李杏儿比她还要早, 等大毛洗漱好的时候,李杏儿已经蒸了一锅的白面馒头。白面馒头啊,可不是以前的杂面饼子。

  若说这两年大毛家最大的变化,应该就是伙食了。大毛家现在的日常主食变成了细面和大米,杂面饼子已经退出了大毛家的饭桌。这其中缘由,大毛虽然占了重要部分, 但主要还是李杏儿手里有钱了。

  说起钱来, 那三掌柜可真是大毛家的贵人。自从搭上了三掌柜的这条线,大毛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, 家里有什么好东西,都要想着能不能拿出去卖一卖。譬如这八月炸、歪歪肉、山芋干。三掌柜看得上的东西,就卖给三掌柜。三掌柜看不上的, 大毛就和杨二柱搭着姚顺的顺风车,去省府里找找门路。省府啊, 可不是县城, 大毛现在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孩子了。

  前些日子, 杨二柱在庄子里,镇子上收了两牛车的八月炸。收的都是那些个将炸未炸,还能放个七八天的。八月炸打称,两车将近一千二百斤, 全卖给了三掌柜。杨二柱收的是三文一斤,卖给三掌柜五文,这去掉车费和损耗, 一斤能赚个一文多一点的差价。两车子也挣了一千三百文。这一千多文,杨二柱和李杏儿两口子也是忙前忙后操了许多心的。过些天等山上的奶枣子熟的时候,杨二柱又准备赶着牛车收奶枣子去。现在十里八乡的都知道,大毛家是个收野货的杂货铺子。到季节的时候,李杏儿在家也能收到些好东西。

  大毛家卖给三掌柜的主要有三样野物。八月炸,奶枣子,还有就是歪歪肉,冬天里的干歪歪肉。八月炸和奶枣子加在一块儿,算上自家揪的,大概也就能挣个三两银子。可这歪歪肉,去年一个冬天就挣了六两。杨二柱在夏天的时候,会挑上个好天气,在庄子里叫上些会水的壮汉,去河湾深处摸歪歪。这新鲜的歪歪肉,打理干净,杨二柱收一文一斤。这可真的不少了,一个劳动力一天摸个五十斤十分轻松。像王铁柱那样力气大、能干的,一天能摸个一百多斤呢。今年夏天的时候,杨二柱还没去找他们,他们倒是约好了主动来找杨二柱。大毛极想跟着去看看,每次都被杨二柱轰了回来。大家伙每次摸完歪歪回来都特别欢喜,这摸歪歪本来就很有意趣,现在又能卖钱,自是比往常更带劲些。

  去年杨二柱没敢多摸多收,一个夏天摸了三回。第一回儿不过去了七八个人,后面两回每次都有十来个。自己摸的加上收的,鲜歪歪拢共有两千五百斤,晒了一千二百斤。歪歪邦子经晒,打称。这个在冬天也算难得,三掌柜收的价格也不低,七文一斤,和那新鲜猪肉都差不多了。所以去年一茬的干歪歪肉,大毛家就挣了六两银子。

  今年夏天的时候,杨二柱探了探三掌柜的口风,问了下冬天大概能收多少。三掌柜可是说了,三千斤是没问题的。杨二柱和三掌柜打了几次交道,也大概了解三掌柜的为人,是个极为妥帖靠谱的人。他若说三千斤没问题,那估计是四千斤都行。所以今年夏天杨二柱带着庄里的汉子,甩开膀子摸了个七回。因着这个关系,杨二柱和村户们的关系越发好了。每回摸完,大毛家就在场机上铺满油布,晒上一场机的歪歪肉。大毛觉得今年整个夏天,都伴着这腥呼呼的歪歪肉味。那晒干的歪歪肉,被李杏儿宝贝似的收在了自己屋里。今年总共收了二十八麻袋,占了屋子的一半。如此浓烈的味道,也不知道这两口子每晚是如何入睡的。

  除了那三样,常见的花棒棒,金银花,蜈蚣这些,杨二柱也在省府找到了销路。春夏的时候,杨二柱就倒弄这些,每趟也能赚个两三百文的辛苦钱。所以如今一年四季,于大毛家来说,都是丰收的季节。

  不过有得有失,那青麻的生意,第二年就没做成了。王管事把作坊里的青麻全都包给了自己的小舅子。杨二柱去别的县城找了找,那些个大小作坊也都有固定的来源,没有关系杨二柱是搭不上线的。李杏儿为此心疼了好久,好在有了些别的收入。

  今年收麦子那会儿,大毛强烈建议杨二柱把麦子都留下来,田税拿银钱去抵。杨二柱听了,心里倒是一喜,觉得大毛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。其实在杨二柱看来什么都没有粮食来的实在,叫人心安。遇到那些个灾年,有时候有钱都未必能买到粮食的。李杏儿也明白其中道理,家里余钱也算丰裕,也就同意了。今年,大毛家都没种黍,收了麦子的地直接种了迟山芋。所以现在就是想吃杂面饼子,也没有了。

  大毛每次问李杏儿家里有多少银子,李杏儿从来不说。不过大毛估摸着,怎么也有三十两了。大毛觉得上辈子没实现的财务自由,居然在这里实现了。家里现在有房有车,还有那么些余粮、存款,这小日子想想都惬意的很。李杏儿不告诉孩子,主要有两个顾虑。一是怕大毛出去乱说,到时候惹人眼红就不好了,李杏儿可是连自己哥哥都没说啊。现在外头都知道大毛家这两年赚钱了,日子好过了,却没想到已经这么富了。二是怕大毛知道自家有钱了,到时候天天跟她要些有的没的。

  三年往前,李杏儿从来没想过自家什么时候能有个三十两的余钱。她以前听人家说,吴家庄的吴山吴老头,在北乡淘井的时候淘了个金定子,换成了三十多两的银子。那时候听着,心里可羡慕了。想着自家要是得了三十两银子,那一辈子也花不完啊。可是这会儿真的有了三十两,仔细算算以后的账,又觉得不够了。李杏儿想着,等富贵大了,娶媳妇前家里也换上石头瓦房,这得要个十来两吧。娶媳妇得出聘礼吧,这也得有个几两吧。富贵成了家,得给他置办些牛啊车啊的吧,这又得几两。这样算下来,光给富贵就得攒个二十两。等大毛大了,要给她准备嫁妆吧。李杏儿觉得自家大毛聪明又好看,以后定是能高嫁些,到时候这嫁妆可不能少,怎么着也得准备个十两吧。看看,看看,这光两个孩子成亲的事,这三十两就花没了。家里总得余些备用吧,这三十两根本不够啊。李杏儿这会儿想着,要是能有个五十两就好了,以后什么都不用愁了。大毛要知道李杏儿给她备了那么些嫁妆,怕是要感动一阵子。

  李杏儿现在看堆在屋子里的干歪歪,那根本就不是歪歪,那是白花花的银子啊。

  “娘,你这几天要是没事,可以买些鸭蛋回来腌啊”。大毛天天早上啃馒头就花生酱有些吃够了。

  “我前些天腌了些鸡蛋,再有个十来天就能吃了。你别说话,快些吃,吃完赶紧上私塾去。可别迟了”。李杏儿自己这会儿倒不吃,等着一会儿和杨二柱、富贵一起吃。这么回了大毛一句,又赶紧喂猪去了。

  大毛也不知道现在几点几分,被李杏儿这么一说,还真有些急。呼噜噜地喝了一碗白米粥,撂下碗筷就跑了。她现在可是在夫子那挂了名的,可不敢迟到。

  好在,刚走到菜园下面的路,大毛就看见文静走在前面。她小跑几步追了上去。跟着文静一块,大毛很有安全感啊,觉得王夫子该会手下留点情的。

  “大毛,昨天夫子教的你都会了吗?”,文静小小的脸上挂了些忧愁。

  “梁夫子教的那几个字我会写了”。大毛想当年读小学的时候还是个学霸来着。只是后面越来越泯于众人。

  “那个我也会了。我是问你算学啊!”。

  “算学吗?我大概也会吧”。大毛昨天压根就没听算学讲的啥,想着最多是些加减乘除,那可真的是小儿科啊。

  “那你的沙盘到时候往我这边靠靠,带我看看啊”。文静这下放心了,自己这眼神这么好,大毛到时候写的什么,她一准能看见。文静想着她和大毛是班里最小的两个,可不能让人看不起。

  “行嘞,没问题”。大毛以前也特别喜欢给别人抄作业,觉得还挺有成就感的。。

  两个孩子到的时候,教室里其他的学生还没来齐,两个夫子也都还没来。大毛把书包里的《千字文》掏了出来,放在桌上做做样子,其实自己没多会儿就神游天外了。

  今日一上午都是识字课。梁夫子先带着学生们把昨天学的几个字读了读。后面又在沙盘上默了默。那些个写错的孩子还受了些惩罚,错的少的梁夫子口头训了训,错的多的可真是挨了板子的。梁夫子看着不过二十来岁,教起学来却很有些古板。打完孩子之后,梁夫子又教了些新字。来回读几遍,教几遍,就让学生们在沙盘上练习,他自个儿也不知跑哪去了。直到快吃中饭的时候才来通知孩子们,下学了。

  大毛斜挎着小书包,和文静一块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。

  下午是算学,一上来就让孩子们把沙盘准备好。大毛这时候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。

  王夫子并没有问什么加减乘除,就是简简单单地让孩子们从一写到十。

  大毛心想,“完了,完了”。这里的这些数字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写。大毛还想伸头去看看别人,可这一抬头就对上了文静那双渴望的大眼睛。大毛转转脑袋,看看别的小伙伴,哎看不见。

  大毛最后没办法,只好写了大写的壹到拾,希望能蒙对几个吧。

  可惜的是,一个也没蒙对!害得文静和自己一块儿挨了板子。大毛想着,放学以后,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文静了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学霸变学渣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