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杨大毛的一生

第138章 分钱了

杨大毛的一生 清潭水 7120 2022-12-05 08:58

  年底, 不再雨雪连绵, 倒是日日晴天。成才已经能到处走了,大毛觉着也是时候把账算一算了。

  “工人工钱,院子的租钱,原料再加上其它的零零总总,这大半年咱们作坊一共花了148两零二十六文。你这趟去掉马车钱、镖局的钱和路上花费,还余下263两。库房里还有四百多套衣裳, 这些先且不算。咱们今年挣得114两余974文。这里面不仅有卖衣裳得的钱还有你倒腾皮毛的利”。

  “都算在一块好了。疆化镇子上许多牧民手里没有现钱, 便拿皮毛换衣裳。我便想着干脆收些,到时候一块处理掉。这还多亏你当初给我带足了银钱, 我才能倒腾开手”。

  “一码归一码,这裹一块也算不清,我就大致估下。八十两算作坊上的, 其余都是你自己的。这样我分三成,便是二十四两”。大毛说着扒拉出二十四两来放进了兜里, 也不去管成才。

  成才皱眉看着她, 知道说了也没用, 便随她去了。“大毛,我这趟出去带了近四百两的银子,其实要只是卖衣裳、收些皮毛也要不了那么多。本来我是有别的打算的”。

  “什么打算?”。大毛当初执意要让成才带这么多银钱,是想着第一趟出去可能有许多地方要打点。还有就是怕他路上出什么变故, 总是多些防身的好。

  “我是想贩些天马回盛城,二十匹就能挣上二百多两”。

  这利润听着可观,可想想又不是很靠谱。这买卖要是行得通, 镖局不是早就揽了,哪还等得到成才。“那后来怎么没贩呢?”。

  “我以前跟着镖局贩过几趟,也都是偷偷的,每次不过几匹。现在是连一匹都不行了,这买卖现在官家的人在做,查的严的很。大毛,我是想讲咱们账上不用放这么多银子,有个二百两就够了。现在有580两,里头有280两我的,300两你的。你拿回去200两,我拿回去180两,账上留200两就成”。

  “200两用来回转确实是够的,但是明年春天你出去就不够了。这样我们都先把钱拿回去,春天的时候咱们再一对一半的凑”。

  “好”。成才知道大毛家明年花钱的地方还多着。他们要把铺子买了,富贵要成亲,或许还得买个院子。

  “成才,这头一年咱们多少赚了点,我想着要不给大伙包点红封子?”。

  “行,你打算怎么包?”。

  “这样,我准备给付婶子包个五百文,其他五个同她一起进来的,还有小丁一人三百文,剩下的一人两百文。你看行不行?”。

  成才看着大毛亮晶晶的眼,点了头,“行”。只要她开心,有什么是不行的呢?

  “好!那我现在就去买红封子,下午就包”。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五,明天作坊就放假了,再不包就来不及了。大毛藏好自己的小钱钱就往外头走,丢下账本让成才收好。

  “怎么又回来了?”,这还没过年,成才看着大毛那张喜气洋洋的脸,心里便同过年一样。

  “你想吃什么好吃的?我顺带买些零嘴回来。用我自己的钱”。

  “买点米花糖,其它的你随便买点”。

  “好!”,大毛这回是头都不回地跑了。

  这作坊里挣的钱同以往收货得的钱又有些不同。收货得的钱更像是家里给的零花钱,而这个才是完完全全自己挣的。大毛骑着小毛驴,觉着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。

  “什么事乐成这样?”,杨名从外头收账回来,正好碰见神采飞扬的大毛。

  “您看出来了?”,大毛拴好毛驴,努力压住嘴角。“也没什么事,作坊里今天分钱了,我刚得了钱就来您这买东西来了?”。

  “得了多少钱?”。杨名同大毛一起进了铺子。

  “您告诉我您这铺子一年能赚多少银钱,我就告诉您”。

  杨名本来就问着玩的,听了这话笑了笑,自己泡茶去了。大毛倒是颠颠地跑了过去,压着嗓子同他道,“得了二十多两”。

  杨名倒了一半的水停了,“二十多两你就乐成这样?你家那铺子一个月也能挣个二十多两吧?”。杨名以为怎么着也有四五十两。

  “大哥,我总共就占了三成,这又是头一年,二十多两就不错了”。大毛本是打算分享自己的喜悦来着,不想却被泼了盆冷水,不过她也不是十分在意。

  “这倒也是”,杨名重新把水续上。

  除了红封子,大毛还买了些笔墨纸。东西齐了,她便兴冲冲地同杨名告了辞,往糕点铺子去了。

  杨名本来账没收齐,心里还有些郁闷,经这么一岔,郁气倒是消散许多,又有了看书的闲情。

  半下午的时候,作坊就停了工。大毛把大家聚在一起,先把工钱结清,又让成才给大伙儿发了红封子。那些个婶子叽叽喳喳自是开心的不得了,好些当场就拆了,见到里头的铜板,便更开心了。领了钱,成才和大毛说了几句吉祥话,把开工的日子定在来年初八。然后便早早地把大伙放了,只留下了小丁。放假的这段日子,作坊就交给小丁看着。三倍工资是不可能了,不过每天比往常多十五文工钱。小丁家兄弟多,每天轮换着来,倒是也不耽误拜年。

  “成才,你脚脖子刚好,明天也别骑马了,我驾车来接你,咱们一道回去。马就留给小丁骑吧”。

  “好”。成才便叮嘱小丁骑的时候一定要小心,草料也要喂足。小丁倒是很开心,他自家有马车,虽说会骑马,但是骑马的机会并不多。

  “小丁你今天晚上先回去,同家里人说好。成才,晚饭你自己把骨头汤热热,炒个小菜再炒个饭就成。我也下个早班,先回去了”。大毛倒是有了点小时候放学的感觉,恨不得立即就回去。

  到家后,大毛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二百两上交给了李杏儿,其余都留作私房。有了这二百两明年买铺子的钱就差不多了,李杏儿心里的石头也能落地了。

  过年铺子里忙,杨二柱舍不得早走,要等到二十九才回去。富贵也还没回来,第二天只有大毛和李杏儿回去了。二十七是年前最后一个集,回去还有很多东西要买,可不能错过。

  小驴车装了活的毡棚,坐人的时候就装上,拉货的时候便取下。

  “大毛,大毛”,风太大,成才在后头扯着嗓子喊了两声。

  “怎么了?”,大毛也扯着嗓子回了。

  “你把车先停下”。

  等车停稳了,成才从后头下来。“大毛,你去后头坐着,我来赶车”。

  车子跑起来,前头拉的风大,现在天还早空气又冷,即便带着手套,大毛的手也冻僵了。听了这话也不推辞,“好。那,这手套你带上”。大毛把手套脱给了成才,犹豫了下,把围脖也取了下来,“低头”。成才便乖乖地弯腰低头,大毛细心地帮他把围脖戴好。大毛看见成才泛红的耳尖,抿嘴偷偷笑了笑。等她正神,又对上了成才红红的脸,大毛心里有些痒痒,居然色胆包天的伸手摸了一把,把成才吓了一跳。

  “凉不凉?”。亏得大毛反应快,才没那么尴尬。

  成才楞楞地摸了摸自己的脸,“凉。你快去车里坐着吧”。

  “帽子也给你,你看小不小”。大毛把自个儿带耳朵的皮帽子也递给了成才,成才便乖乖带好。

  “看来咱们两头差不多大啊”,大毛仔细看了看成才,“真好看,你戴着真好看”,说完这话大毛便若无其事地回车子里去了。留下成才在原地楞了几秒。

  到了家,中午就简单吃了点,下午大毛就开始大扫除了。许久没回来,家里落了许多灰,这又是过年,大毛干脆扎了扫帚把屋顶墙面都扫一遍。成才下午早早便过来帮忙,他接过大毛的扫帚,干起了扫屋子的活。他个子高,扫起来倒没大毛那么费劲,扫的还干净,大毛在边上看着十分满意。

  屋子扫好,那些擦啊抹啊的活都留给了李杏儿。大毛拎着镰刀,让成才扛着锄头,两人一道去把家前屋后的杂草砍砍锄锄。大毛也不敢让成才干太久,可是让他回去吧,他也不听,只得从家里搬了大板凳,让他在场机上坐着。成才便两手握着锄把,脸靠在手上,歪头去看大毛。大毛倒是十分熟练,哗啦啦砍了一片的草,拿镰刀拢成了一堆堆的,正好留着烧锅用。

  顶着这么热辣的目光,大毛有些无奈。她拖着镰刀走到成才边上,叹了口气,“大哥,你再这么看我,等下我怕是要割到手的。转过去好吗?”。最后一句,大毛说的很轻。

  成才一动不动,还是那般歪着头、直直地看着。只是嘴角和眼角一块儿弯了起来,一个朝上一个朝下。

  大毛这么厚实的脸皮,也被看得泛红。她如今对这双弯弯的眼睛没什么抵抗力,便干脆坐到了成才边上。“累了,我也歇会儿”。这么大冷的天,两人便这般傻傻地坐在场机上吹起了寒风。

  如此磨磨蹭蹭,一直到太阳落山,大毛才把场机边上的草清完。

  第139章 赶集

  嘎吱嘎吱, 大毛驾着毛驴车赶集去。车里头暂时坐着李杏儿和成才母子。刚进庄子, 路边就有人冲着大毛招手,大毛就当没看见,继续朝前头走。

  “大毛,大毛!”,那人大声喊了两嗓子,大毛没法, 只得停了。

  “你这死孩子, 我招手你没看见?”,说话的是里正媳妇儿, 韩春女士。她带着她女儿王爱笑也去赶集。

  “婶子,这大过年的您也积点口德”。韩春也不理大毛,撅着屁股爬上了车。大毛刚准备赶车, 见成才从车上下了来。

  “大毛,我来赶吧”。

  “不用, 一会儿就到了”。

  成才直接拿过绳子, “里头坐不住, 还不如出来吹吹风”。大毛冲他挑挑眉,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。

  车里坐了五个人,按说还是能有点空的。可是韩春把她那大花篮往中间一搁,便挤的死死的。后头再有人招手, 都不待大毛开口,韩春就嚷嚷着满了。从大毛上来,车里就没人说话, 气氛诡异。其实论起来,成才家和里正家还是七拐八拐的亲戚,不知怎么地王婶子和韩春也不说话。

  “王婶,成才之前脚崴了,他同你们说了吗?”,大毛先开了口。

  “说了,昨天他爹叫他提水,他提了一嘴。可我问他怎么崴的,他也没细说”。

  “骑马打滑摔下来崴的。崴的挺很的,他在疆化也找大夫正了骨,可没正对。回来把骨头断了重新接的,受了大罪,怕你们担心着急他便没和你们说。已经在县城养了一个月了,可这伤筋动骨的怎么也得养上百天。所以现在还不能吃重,像提水、抗粮食什么的都干不了。还得好好补,骨头汤、蹄髈汤、鱼汤多烧些”。

  “这到底是在外头挣到钱了,说话就是不一样,好东西跟不要钱似的。崴个脚比人家坐月子吃的还好”。说这话的除了韩春没别人。

  王婶子听着生气,刚要冲她,大毛拉了拉她衣服,王婶子便忍住了。

  “婶子唉,您说您这天天说话这么阴阳怪气的,自己听着不别扭吗?您说您长得这么好看,说话再温和点,哪个能不喜欢您?您刚刚怪我不停车,您知道我为什么不停?”。

  “我看你就是坏!”。

  “啧,您看您这话说的。我是怕您,见着您我就恨不得躲的远远的。您这天天跟吃了辣椒似的,见人就要喷火,我可不得躲着。婶子我诚心问您一句,现在庄子上除了至亲,还有人乐意同你说话吗?”。

  “停车停车!我下去!不就坐你家个车,还要听你唠叨,没大没小的。谁稀罕坐你家车”。

  “别,别,婶子您别生气,我不说了不说了”。大毛本也不是想劝她如何,不过逗她玩罢了,要真把人气下车了也不好,里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。不过经大毛这么一闹,韩春倒是老实了,不打岔也不说风凉话了。

  年前的最后一个集,自是十分热闹。卖东西的,买东西的都很多。李杏儿和成才娘在前头买着,两个孩子跟在后面提东西。成才家的年货都备的差不多了,今天要买的不多。大毛家这才开始,萝卜白菜的买了一堆,放在袋子里由大毛背着。成才手里,只提溜着一大纸包的山芋粉。要不是顾忌着成才的脚,大毛真想和他换换。

  李杏儿又买了些花生米和砂糖,大毛便把这些都先背到车上去,成才跟着她一道。车子停在方大伯家铺子边上,离得有些远,大毛把东西背过去的时候,肩膀都勒疼了。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饴糖,塞给了方大伯家的小儿子,请小家伙儿帮忙看着点车。

  “走,咱们逛街去”,大毛递了块糖给成才,自己也剥了一颗丢进嘴里,两人便这么甜甜蜜蜜地去了南头。南头有家酱饼,炕的又脆又香,大毛十分喜欢。到了那,摊子上围了许多人,多是些大大小小的孩子,大毛毫不害臊的挤在了里面。

  “这帮孩子太能挤了。看,早上新穿的鞋子,被熊孩子踩成什么样了”。成才见大毛的新棉鞋上被踩的都是脚印,有些好笑,弯了腰,准备帮她掸掸。大毛忙缩回了脚,“你要咸的还是甜的?”。

  “哪样好吃?”

  “不知道,我没吃过咸的”。

  “那我要咸的”。

  “给”。

  大毛咬了几口,还是那么又香又脆,很满足。“咸的好吃吗?我每次看那咸酱黑乎乎的都没有买的欲望”。

  “好吃,又香又辣。你尝尝”,成才说着把饼伸到了大毛嘴边。大毛脑袋朝后微仰,有些尴尬,“我就问问,你还是自己吃吧”。

  成才便又把手收了回去。“大毛,咱们买对联去”。成才家往年的对联都是找里正写的,但是这两年都是买的了。

  “走,去看看。不过我家的不用买,我打算自己写,等下去裁点红纸就成”。

  “你自己写?那要不我也裁点红纸自己写?”。

  大毛见成才说的认真,忍不住笑出声,“拉倒吧,你自己画还差不多”。成才的字大毛是见过的,只能勉强称一句字迹清晰。

  成才听了也不生气,反倒也跟着笑,“那咱们就去裁红纸,到时候你连我家的一块写了吧”。

  “别,我可不敢。自己家的我还敢瞎写写,你家的可不行”。

  “那你就写个我门上的,随便写。其它的我来买”。

  “行吧”。大毛想,反正里头的门也没人留意。

  两人路过了一个卖首饰的摊子,上面摆了许多五颜六色绢花。成才拽着大毛在摊子前面站住,大毛便看着他在摊子上挑挑拣拣。

  “这个好看吗?”。

  大毛本是想着,不管他挑了哪个,她都要昧着良心说一句,“你挑的都好看”。可是看着这红艳艳的大花,她只能说,“要不咱们重新挑个素点的吧”。

  “那这个呢?”。

  “好看,你挑的都好看”。成才听了,便开开心心地付了钱。

  下午李杏儿就开始忙了,她要炸花生米,炸果子,还要剁馅下圆子。好在有王婶子帮忙,大毛倒是能落个清闲,窝在锅底烧火就成。

  花生米炸好的时候,倩子的弟弟来了,来请吃杀猪饭。

  “传学,大毛她爹还没回来,我们就不去了”。

  “那可不行,我娘说了您一定得去,大毛姐也去。还有王婶子,您也去,我刚刚都和成才说了。山子哥带着嫂子回来过年了,下午刚到。家里高兴,这次摆了五张桌子,庄子上的大人小孩的基本上都请了。您可得给我面子,要是不去我娘又要说我”。

  “行,行,去。等我忙好了就下去”。李杏儿好些年没见山子了。

  “山子回来了?那你姐呢?你姐回来了没”,大毛又问了句。

  “回来了,上午就回来了。还让我喊你下去玩呢”。

  大毛听了这话,感觉心都飞出去了,眼巴巴的看着李杏儿。

  “去吧,去吧,下去玩吧”。

  大毛听了这话,便丢了火叉,火急火燎的洗了脸,还换了套干净的衣裳。大毛家住在最上头,是最后一家,别的家都通知过了,传学便等着大毛一起下去。经过成才家的时候,大毛又叫了成才。

  这离吃饭还早呢,倩子家就来了许多人,山子的舅舅一家子也来了。大毛去了倩子屋里,里头除了倩子和山子媳妇,文静居然也在!

  “你怎么回来了?”,大毛笑眯眯地地走过去,戳了戳文静的背。

  “我不能回来?”,文静笑着回了句。

  “回来也不知道去找我”。

  “她刚还要上去,我说传学去了,她才没去的。大毛来,坐这”。倩子忙着招呼。

  “嫂子。嫂子还记得我吧?”,大毛同山子媳妇儿打了招呼。

  “记得呢”,遇到一个认识的,山子媳妇儿也很开心。

  “你的鞋子做好了吗?”,山子媳妇还记着上次的事。

  “还没呢,快了,年后开始做。到时候送嫂子几双,送上头绣着鹰的”。

  “那太好了呢”,山子媳妇也不扭捏。其他两人就问大毛做什么鞋子,大毛便大致讲了讲。作坊里的其它事情,能说的也都说了,说到兴奋时,连富贵年后要定亲的事也说了。

  大家便好奇如意是个什么样的姑娘,大毛便闭着眼睛把自己未来的嫂子夸了一通。大家又暗戳戳地八卦了下山子媳妇和山子的爱情故事。山子媳妇十分大方,说的详尽旖旎。两位已经嫁人的姑娘听着都红了脸。

  文静傍晚就走了,并没留下吃饭。她是同吴忧一起来给娘家送东西的,回去晚了怕家里人担心。大毛便去和无忧打了招呼,他还是成亲前那副斯文样子,倒是没什么变化。

  怕天黑了冷,席面早早就开了。五桌满满的人,张大叔带着山子和山子媳妇儿,挨个桌子敬酒。大毛看着,才理解了这顿饭的意义,这不单单是杀猪酒,也不只是给山子接风,而是借着这些由头,张家给这对小夫妻补办了场热热闹闹的成亲酒席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我弱弱的感觉除了逮鱼摸虾,我也会写点言情,哈哈哈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