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杨大毛的一生

第93章 富贵被抓起来了

杨大毛的一生 清潭水 3664 2022-12-05 08:58

 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, 还时不时的刮一阵子西北风。不过杨二柱一家子的心情可是一点没受这天气的影响, 都开心的很。李杏儿昨晚拢了拢今年一年的账,这大大小小加起来居然剩了八十一两银子。去年这时候还只有二百零六两,如今已有二百八十七两了。要是再加上大毛的那份,定是有三百两。大毛这孩子这几年竟月月给自己发薪俸呢。刚十岁那会儿她一个月给自己发个三百文,如今这一年年的竟是都涨到八百文了。李杏儿开始自是不同意,可她哪里辩得过大毛那堆歪理。

  大毛说了, 她也不是真的想要这钱, 就是为了给自己定下目标来。譬如这一月她给自己发三百文的薪俸,那她至少得给家里挣到三两才成。要是哪个月挣的少了, 她就给自己少发点,如此下来才能鞭策自己。杨二柱听了,觉得很有道理。况且在杨二柱心里, 他家大毛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,手里即便有了钱也不会乱花。

  大毛没事就数一数自己的小金库, 她如今已经有二十一两银子了。前些天跟杨二柱去县城送歪歪肉的时候, 大毛特意把二十两的碎银子, 换成了两块十两的银锭子。杨二柱则把家里的二百两换成了四个五十两的。如此更便于大毛和李杏儿收藏。

  比数钱还让大毛高兴的是,富贵快要回来了。富贵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左右回来,如今已是十八,就这几天了。

  李杏儿这两天带着大毛, 把年货都提前准备了。小果子,花生米,糖稀都已经做好, 富贵回来就能吃到。二十一逢集的那天,富贵还没回来。杨二柱套上牛车,带着李杏儿和大毛赶集去。李杏儿想着买些新鲜鱼肉回去,等富贵回来烧给他吃。牛车路过方家的书铺时,大毛见方大有风风火火地往外走。

  “方大伯,你这急急忙忙地要做什么去?”,大毛扬声问道。

  “正好,正好,你们来了正好,出大事了”。方大有两步跑到牛车边。“二柱,你家富贵怕是出事了!”。

  “出什么事了?”,杨二柱问的慌张,李杏儿和大毛也眼巴巴地望着方大有。

  “张家不知道犯了什么事,张记货铺整个被封了。里面所有的货物都被冲了公,我听说还抓了不少人呢,不知道这里头有没有你家富贵”。

  “方大叔,这事你是听谁说的?”,大毛觉得脑门上的筋蹦蹦直跳,心里有些慌乱。

  “镇上杂活铺子的汪掌柜,他昨个一早就去了县城,准备去张记货铺进货。谁知道到了门口一个人也没有,大门上贴了好几道的封条。他跟附近铺子的掌柜打听了,才知道张家犯了事。人也就前两天刚被抓进去”。

  “那咱们赶紧去找汪掌柜问个清楚”,李杏儿心里存着侥幸,希望这事是王掌柜瞎胡诌的。

  “娘,别去了。这么大的事,汪掌柜必不会乱说。爹,咱两赶紧去县城看看吧”。

  “好,好”。杨二柱立时把马车掉了头,就要赶着走。

  大毛使劲揪了揪自己的眉心,强迫自己冷静一些。“爹,你等等,咱们最好还是多带些银子。方大伯我们这回家拿钱有些耽误工夫,能不能从您这借些,我们打欠条,按手印”。

  方大有听了这话就去看杨二柱。

  “对,对。方大哥手里有没有余钱,我先借些,等下我就让杏儿回家拿了还你”。杨二柱也想到了,富贵要是真的被抓了进去,怕是要花些银钱的。

  方大有知道杨二柱家这几年攒了不少银钱,倒不怕他没钱还。再加上他和大柱关系颇好,也就爽快的应了。“二柱你要多少?”。

  杨二柱想了想,“我想借个三百两,大哥看方不方便?”。

  方大有倒吸了口凉气,二柱家短短几年竟攒了这么多钱吗?自家这书铺子都二十多年了,还走了许多关系,也不过攒了三百多两。

  杨二柱见方大有不说话,以为他为难。“方大哥,要不你看能借多少?”。要不是嫌这牛车慢,杨二柱就赶车回去拿了。

  方大有回神,“行,这三百两可就是我全部家当了。你们先进来,我去取来”。

  杨二柱趁着方大有去后面院子拿钱的工夫,自己找了张白纸,写下欠条。不但签了自己的名字,还咬破了大拇指,按了个手印。

  方大有拿了几张银票并五个小银锭子,慎重地递给了杨二柱。“二柱这里是五张五十两的银票,还有五个十两的银锭子。你仔细收好”。

  杨二柱这几年常在外面跑,身上少不得要装些银钱。李杏儿就在他袄子的里面缝了个夹层,口小肚大用来藏钱最好不过。

  杨二柱把借条给了方大有,就嘱咐李杏儿赶紧回去把钱取来还给人家。大毛也跟李杏儿说了自个儿存钱的地方。李杏儿擦了擦眼泪,空着手又往回走了。杨二柱和大毛,一刻不敢耽搁,驾着牛车就往县城里去。

  路上二人商量着,直接把车赶到了姚顺家。到了姚家的时候,姚顺正在当门地来回踱着步。看见杨家父女,倒还松了口气。

  “你俩总算来了,这两天把我急死了。你们再不来我就准备去王家村找你们去了”。

  “姚大哥,我家富贵也被被抓起来了吗?”。杨二柱这一路都心慌的厉害。

  “嗯。昨天同三掌柜一道被抓了去。大掌柜、二掌柜和手下的几个伙计也都被抓了”。

  “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事?官家有没有说要抓多久?”。

  “只说是东家犯了大事,要抓了下面的人去问个明白”。

  “怎么办,如今该怎么办才好”。杨二柱三十多年来除了交税,从没和官府打过交道,也没沾惹过什么官司。说起来是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小民,对官府衙门天生惧怕。这会儿富贵还不知道因了什么事被抓进去,杨二柱一时难免慌了手脚。

  “爹你别急,咱们先好好想想办法”。大毛觉得腿有点软,站不住,忙坐到了大板凳上,又给自己和杨二柱倒了杯茶。茶有些冷,喝进肚子倒是十分醒神。

  “爹,咱们最好能找个人问清楚情况,至少要知道张家到底是犯了什么事。咱们再打听打听这类事下面的伙计,会受什么连累”。说到这的时候,大毛脑子里冒出来的都是些什么满门抄斩,株连九族,吓地自己脸色发白。

  “这问谁去呢?”

  大毛把知道的人都在脑海里翻了翻,倒是真的找到了个合适的。“走,爹快走,咱们去找书铺的杨掌柜。杨家在县城里生意做的那么大,消息自是灵通些”。

  距杨家父女和扬名的第一次见面都快十年了,扬名已经从小杨掌柜,变成了杨掌柜。如今的铺面也比从前大了一倍,门头十分宽敞,杨二柱父女还没到门口,小吴就看见了他们。

  “大毛你是来买书的?”。大毛这些年没少往这跑,小吴和她倒是有些熟了。

  “不是的。小吴叔,杨掌柜在吗?我找他打听点事”。

  “掌柜在后面看书了吧,你们去后面找他吧”。

  这以前长长的铺子如今被隔成了两半,后面留作库房。杨掌柜得闲的时候就躲在库房里看书。不过今天他倒并不是在看书,而是站在案边上练字。见杨家父女进来,他也就停了笔。

  “杨掌柜叨扰了,我想跟您打听个事”,开口的还是大毛。

  “张记货铺的事吧?”,扬名知道大毛家这几年一直和三掌柜有些生意往来。他也知道,大毛的哥哥富贵在三掌柜手下当差。

  “杨掌柜您读的书多,见的世面也广。我想问问您,这张家到底是犯了什么事?”。

  “张家,这回是彻底完了。他家也真是胆大包天,竟敢贩卖私盐!”。扬名在心里叹气,“到底是财帛动人心啊”。

  “这 这是什么样的罪?我哥哥富贵之前跟着张家的三掌柜跑腿,如今已被抓进了大牢。官家抓人的时候说是抓去问话,杨掌柜,富贵不会有什么事吧?我有什么法子能把他救出来呢?”。

  杨掌柜想了想才开口道,“我之前无事时,研究过律法。像张家贩卖了这么久的私盐必是重罪,张家父子怕是要被砍头的。至于下面的掌柜、跑腿就不好说了。张家生意做的大,那些个做干净买卖的掌柜、伙计,该是出不了什么大事,最多问问话也就差不多了。可那些牵涉其中的,怕是不能善了。富贵这,就看三掌柜了。要是三掌柜一直没沾手,富贵就没什么事,过两天也就放回来了”。

  “那那假若三掌柜沾了呢?”。大毛想起三掌柜的出手阔绰,想起三掌柜和东家的亲密关系,她一时并不敢保证三掌柜是不是清白。但她知道富贵定是清白的,他必不会冒着这么大风险做这种事情,白白叫家里人担心。

  “那怕是要吃几顿板子,再在里面待个几年。这具体的要看县老爷怎么判了”。

  “不管三掌柜如何,我哥哥定是一点没沾。杨掌柜,不知你认不认得如今的县老爷,午季那会儿富贵就说县老爷换人了”。

  “我也只是知道,不算认得。现在的县老爷叫梁泽,年轻的很,还不到二十岁,从盛城来的。他倒是来过我这铺子几次,看着还挺和气”。

  “杨掌柜,如今的形式,依你看我该怎么办才能把富贵救出来”。大毛现在脑子里乱哄哄的,看着扬名就像看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不要怕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