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逆之吕布新传

第393章:颍川荀爽

汉逆之吕布新传 三藏大师 2998 2023-12-26 10:16

    show(pc_rd);

    袁绍袁本初终于在渤海郡的修县和鞠义相遇了。鞠义的八百私兵,个个全副甲胄,每个人都有一匹战马和一张强弩,军容鼎盛,望之威武异常。一见袁绍亲自前来迎接,鞠义连忙翻身下马,拱手为礼:“主公在上!请受鞠义一拜!”说完,竟然望尘舞蹈,行了大礼。

    鞠义的这种态度,是奉袁绍为主公的表示,袁绍一见,心中大为欣慰,连忙甩镫离鞍,下马相迎。“久闻鞠义所部精锐异常,今日一见,果不其然!得君之助,胜过十万雄兵!”袁绍双手扶起鞠义,当即拜其为中郎将,捡拨精锐,入其军中。

    “大司马吕布果然算无遗策!”鞠义心中暗暗佩服。若是没有并州军提供的盔甲马匹、强弓劲弩、军械粮饷,自己的这八百残兵,在袁绍袁本初眼中,定然不会受到如此重视!既然大司马吕布神机妙算到了如此地步,自己还是老实些得好。

    从此,鞠义便成为袁绍手中独当一面的大将了。

    眼看就要进入秋季了,关东联军和董相国的西凉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事已经停了下来,只剩下小规模的接触战和斥候战了。董相国驻军渑池,大将徐荣镇守荥阳,大将胡轸驻军在阳城和梁县之间,在洛阳城外和关东联军对峙。

    吕布的并州军依然在京师洛阳城忙着铸造并州五铢钱,将大批的器物运回并州,并州的汉室太庙已经建好,这些器物会按照原样摆放在那里。大司马吕布和并州军的这种行为使得天下的清流士人大惑不解了,汉家宗庙典籍久在洛阳,为什么要全部运往并州呢?

    可是大司马吕布充耳不闻,顶住各种压力,下了严令限期完成。

    九月初,司空荀爽去世,天子任命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,种拂是种邵的父亲。

    荀爽,一名谞,字慈明,颍川颍阴人。荀爽出身本朝的名门望族“颍川荀氏”,为战国思想家荀卿第十二世孙。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,有“荀氏八龙”之称。荀爽排名第六,更有“荀氏八龙,慈明无双”之评。

    颍川荀氏继承了荀子的衣钵,以读书育人为己任,对仕途官场并不热衷。

    荀爽自幼聪敏好学,潜心经籍,刻苦勤奋,十二岁时就能读懂春秋、论语。当时的名臣杜乔见到他后称赞说:“可以为人师。”得到杜桥的评语后,荀爽大为欣慰,越发埋首案头,苦读经书了。乡里有喜庆丧吊,他不参加;朝廷有征召,他也不应命。

    桓帝延熹九年,太常赵典推举荀爽为至孝,授任郎中。他上书请求进孝道,行三年之丧,正男尊女卑之义,讲究礼制,“省财用,实府藏”,“宽役赋,安黎民”,奏章送上后,荀爽就弃官而走。

    荀爽入朝,目的只是上疏,上疏的目的,是为了表达颍川荀氏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诉求。奏疏的核心是孔子之道,以明礼宽仁为主,目的已达,自然就该走了。后来,有了第二次党锢之祸,荀爽便隐居海上,再南逃到汉滨。十多年间,专心著书,被称为“硕儒”。

    灵帝光和七年,黄巾蜂起,灵帝刘宏被迫解除党禁。党禁解除之后,五府(大将军、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都征召荀爽,司空袁逢察举他为有道,荀爽都未应命。后来,朝廷派公车征召荀爽,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从事中郎。何进怕他不去,迎荐他为侍中,但因为何进于光熹元年为宦官所杀,朝廷的诏命便就此中断了。

    光熹元年,董卓废少帝刘辩,立陈留王刘协为帝。他又征召荀爽为官,荀爽想逃避征命,但因官员催迫,只得受任平原国相。前行至宛陵时,又被朝廷追拜为光禄勋。在职三天后,又升任司空。荀爽自被征召的命令到位列台司之职,前后才九十三日。这件事儿给了清流名士们莫大的惊喜,不少人入朝为官。

    初平元年,关东义军起兵,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,他大会公卿商议此事。当时太尉黄琬与司徒杨彪据理力争,反对迁都。荀爽看到董卓气盛,怕他一怒之下杀害二人,于是和缓地说:“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!崤山以东起兵,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,所以要先迁都,以对付他们。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。”

    董卓怒气才稍有平息。荀爽此举,等于间接救了黄琬和杨彪一命。

    同年,荀爽随献帝迁都长安。荀爽见董卓十分残暴,一定要倾覆国家,他所推举都是一些有智谋的人才,准备与他们一起图谋大事。他也与司徒王允及董卓的长史何颙等为内谋,意图交连关东联军,诛除董卓。可惜,大业未成,荀爽因病不逝世,享年六十三岁。

    show((百度搜索:全/本/书/屋/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));

    荀爽之侄荀彧任尚书令后,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椁,将他重新安葬。

    荀爽博通群经,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。他于诗、书、礼、易、春秋皆有研究,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,与郑玄、虞翻等本伏羲“十言之教”以立说,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。

    他尊崇儒学,重视礼制。极力维护君臣、父子等级制关系,谓“有夫妇然后有父子,有父子然后有君臣,有君臣然后有上下,有上下然后有礼义。礼义备,则人知所厝矣。”主孝道,行丧礼,定尊卑等。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,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,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。

    他著礼、易传、诗传、尚书正经、春秋条例;又收集汉朝历史其成败可为鉴戒的成书,取名汉语;并著有公羊问及辩谶,加上其他论叙,题为新书,共百余篇,但此书后来大多残缺不全。

    荀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,代表了颍川荀家的态度,那就是稳守祖业,待机而动。

    种拂,字颖伯,种暠之子,河南洛阳人。

    种拂开始为司隶从事,授宛县令。当时南阳郡吏好因例假,游戏市里,为害百姓。种拂出去遇了他们,一定下车接见,使他们感到羞愧。自此以后,不敢出来了。于是,种拂有了为政有能干的好名声,累升为光禄大夫。这次,代荀爽为司空。

    远在渑池的董相国,终于遇到了大麻烦,原因很简单,没钱了!

    “他奶奶的!吕奉先想得真周到,提前就把京师洛阳城的十二金人留下了!现在咱家想用,也不敢动手了。看来奉先之才,胜过老夫多矣!”董相国长叹一声,发了一番感慨,但是缓不济急,他得想办法找钱,否则,他部下的秦胡兵和湟中义从就要撒丫子跑路了。

    “这样,把咱们手里的铜人、鹿头龙身铜像、雀头鹿身蛇尾铜像、铜马,还有那些从洛阳城中大户人家手里抢来的铜器,全部熔掉铸造钱币。”董相国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,眉头一转计上心来,立刻就有主意了。 书言室shu.yanshi.ws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